

藝術可以是一種生活視角,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值得欣賞的美好事物;藝術也可以是一種態度,以創意思維面對無常和挑戰。透過培育項目,讓藝術能從展館走進校園和社區,提升公眾的心理素質和社群凝聚力。

01
樂善學舍-藝術社區培育計劃
項目分別在樂善堂小學及荃灣象山邨「樂屋」推行「樂善學舍-藝術社區培育計劃」,設計一系列藝術、文化及健康為主題的培訓活動,讓小朋友能在有限的資源下接觸跨媒界的藝術創作,如中國書法、水墨畫、水拓畫、藍曬、藍染、植物拓印、扎染、攝影、輕黏土等等,提升他們的創意思維和藝術欣賞能力。
活動亦鼓勵家長一同參與,讓他們能透過藝術抒發情緒,並享受親子時間。
活動影片花絮:https://shorturl.at/En2fl
02
ARTaster-藝術齊學共創先導計劃
計劃邀請來自全港27所學校的高中學生與資深藝術家一同踏上自我探索和發展的旅程。
在一個強調創新和科技的世界,藝術的視角能助年輕人建立同理心,分析事情時不忘從以人為本的維度換位思考。通過簡單的藝術創作理論和實踐課程,本計劃旨在培養在學青年的工藝、審美、創造、協作和溝通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活動影片花絮:https://shorturl.at/qiIAV
包括但不限於來自以下學校的同學:聖保羅男女中學、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聖馬可中學、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及南屯門官立中學。

03
《ARTionary》- ARTaster 藝術新嘗試成果分享展
由六位本地藝術家帶領,七十名高中學生和大專畢業生以藝術視角重新認識社區,並透過不同的媒介如雕塑、攝影、街頭藝術、社區藝術和中國水墨,創作出承載豐富個人情感和記錄其成長的藝術品。作品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及HART Haus展出,與公眾走進青年的創作世界,感受藝術的不同定義。
活動影片花絮:https://shorturl.at/zMawl

04
藝術遊走中西區 升級再造工作坊
由藝術家帶領共創明「Teen」計劃參加者和恒基義工隊參觀位於西營盤藝里坊一號的壁畫,欣賞不同國藉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和理念,並反思城市生態、歷史古蹟與社會發展、新舊文化和諧共存的可能性。
參加者隨後在升級再造工作坊中學習以家中收集的舊物件和社區植物創作藝術品,把藝術視角和創作思維帶進日常生活當中,鼓勵參加者以不同視角欣賞身邊二三事,發揮無限創意。
活動影片花絮:https://shorturl.at/XRkmU

05
「街『坊』街『里』」設計展互動展覧裝置《言隅》
藝術設計團隊以本地文青熱點 - 日、月、星街為主題,創作出裝置藝術品《言隅》來參加DesignInspire的「街『坊』街『里』」設計展。 團隊相信這三條小巷見證了灣仔社區中大大小小的故事,當中有關親情、友情和愛情的點滴像細水長流、銘記於心。
作品邀請兩位小小藝術家共同創作,融合歷史背景和天馬行空的幻想,透過光影、聲音和氣味等元素把不同的故事呈現公眾眼前,以小眼睛看大世界,用創意連繫社區。
合作查詢
如欲了解更多我們曾舉辦的活動或計劃,請與我們聯繫!